雕铣机系统各模块
雕铣机整个过程分为设计验入、编译、仿真与验证、配置四个阶段.位置控制卡的CPLD部分具体设计过程如下:首先分析该部分电路功能,将其分成若干模块:插补周期定时模块、小数分频模块、译码模块以及脉冲信号的四倍频及计数模块,而后分别对各个电路模块进行设计。其中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验入方式,像定时模块、小数分频模块计数模块等,可以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译码模块则用VHDL设计:最后的顶层文件用原理图输入.将各个模块设计并输入后,经MAX+PLUS软件中的Compiler编译器进行编译,在编译器窗口中将显示各种出错信息,设计者可根据显示信息对设计进行修改.一旦编详通过,MAX+PLUS软件在几秒中内自动完成建立网表、逻辑综合、适配、划分、时域分析、装配等工作,且生成多个后续工作需要的文件。
雕铣机编译通过后再用分析工具进行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可验证各个电路模块的功能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则返回原设计予以改正。并重新编译、仿真,直到没有其他错误。最后生成可用于下载的pof或sof文件。四倍频及鉴向电路仿真波形系统的开放性及其抗干扰设计上面所介绍的基于PC的高速雕铣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由于采用了“位置控制卡+PC”的形式,结构简单,可靠,易扩展。在设计中,不管是系统整体设计还是像位置控制卡的CPL部分的局部设计,都注重模块化的设计理会,将各部分功能模块化,并进行相应的硬件或逻辑设计.系统各模块间基本上都是通过标准接口米实现互连通信,因此,各部分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组合,也可单独应用到其他的数控系统,使得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大大提高。如基于CPLD的位置控制卡,以插针插槽的形式,连入PC104总线,直接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从而可移植到与PC104兼容的不同PC机上;操作面板模块则通过标准串口与上位机通信。从一定程度米说,该系统较好的实现了开放化要求。数控机床是机械、电子,强电、弱电,硬件和软件紧密结合的自动化产物,在其运行过程中,伴随着电磁能量的转换,一方面它对周时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其本身受到来自所处环境各方的电磁干扰,直接影响着数控系统的可靠运行。因此,在进行系統设计时,抗干扰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http://www.gdtiejiang.com